最美佛像背后,原来有着这般严格的尺度
●●●
唐卡绝非天马行空的写意画,“三经一疏”不但明确规定了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其他佛、菩萨造型的标准,并在色彩、手势、法器等方面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曲尽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最美的佛像,融合了人类数千年审美的沉淀。
许多来醍醐艺术中心参观的朋友时常会在贡嘎嘉措的作品《Buddha in Our Times》前提问:“佛像上的这些由直线构成的经纬格子到底是什么?”其实这并非什么随意新造的几何装饰,而是唐卡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只是我们的当代艺术家将这种“内部建筑骨架”外露了出来,它就是造像度量经。
贡嘎嘉措的作品《Buddha In Our Times》以当代拼贴手法解构佛教的形象,其中裸露的造像度量经构架似乎成为了当代日常生活的某种奇特通道
唐卡不是写意画,画师们创作时需恪守“三经一疏”的严规。“三经一疏”是现代学者对古代译入的佛教四部造像典籍的总称,它们分别为《佛说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画相》和《佛说造像量度经疏》。
“三经一疏”作为藏传佛教造像度量的标准,不但明确规定了佛祖释迦牟尼以及其他佛、菩萨造型的标准,并在色彩、手势、法器等方面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比如在《佛说造像量度经》中提及,佛以自己的手指为量度,一百二十余指为身长,讲述了自己的身段各部位、各器官的造型比例等数据,非常详细。不过,在唐卡的不同画派间,度量经亦有细微差别。
米玛《释迦牟尼佛与十八尊者唐卡》
造像度量经好比唐卡绘画的黄金分割法,画师们不能逾越它的比例规则,不然就会形成妄造。我们知道,东西方艺术家在创作肖像绘画都会下意识地代入自己的形象与愿望,以至于有些评论家认为每一幅他者的肖像其实都是画家本人的肖像画,不过佛教恰恰最终要求“去我”,所以这对唐卡画师们来说,是一种几近禅修般的临界状态,也是一种自我博弈,既精细严格地按照法度来再现佛陀的“标准形象”,又会在法度之内融进自己微妙的美学。曲尽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最美的佛像,融合了人类数千年审美的沉淀。
不少经文里也谈到过“妄造”佛像的“不良后果”,对妄造乖谬的佛像者,则要承担相应的惩戒:“若我造像不似于佛,恐当令我获无量罪。”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造作差谬佛像的问题,已经上升到宗教神灵责罚的层面。同时,《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1还认为:“世尊会当从天来下,所造形像若有亏误,我等名称并皆退失窃共筹量,无能敢作。” 对于忠实的佛教信徒,佛力的退失无疑是件很严重的事。可见,对于造作标准相好的佛像,不仅有难度,也有宗教方面的约束力。
财宝天王度量图
绿度母度量图
大威德金刚度量图
金刚手度量图
金刚亥母度量图
千手千眼观音度量图
手绘珍藏版《佛造像度量经》中的绝美细节
回复“招聘”
查看醍醐开放职位
点击“阅读原文”
寻找来自喜马拉雅爱的礼物